驻波兰大使刘光源在习近平外交思想与中波命运共同体宣介研讨会上的主旨演讲
2020-10-01 01:11

尊敬的兹格谢尔斯基副议长,苏斯基主席,普谢达驰副部长,柴莱伊副主席,科斯图希副主席,舍伊纳副主席,方正辉副局长,崔洪建所长,王义桅所长,

各位嘉宾: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今天的研讨会。我们即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和中波建交71周年,在这一特殊时刻我们齐聚一堂,并通过视频与身在北京的同事们连线,共同交流探讨,总结合作经验,展望未来前景,对接务实举措。我认为恰逢其时,也很有意义。今天研讨会的主题是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的新时代中国外交及中波命运共同体建设。我愿结合三个问题分享几点思考和体会:

 

  第一个问题是如何正确解读新时代中国外交?

  我认为,要理解今天的中国外交,就必须读懂习近平外交思想。面对风云激荡的国际形势,习近平主席准确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全面判断国际形势走向和中国所处历史方位,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引领人类进步潮流的新理念新主张新倡议,回答了中国应当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推动建设什么样的世界、构建什么样的国际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新时代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无论外部形势如何变化,中国人民都将沿着自己选择的正确道路坚定不移走下去。

  ——中国坚持走同舟共济的和平之路。中华民族历来崇尚以和为贵,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和基因,今天依然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中国永远不称霸,不扩张,不谋求势力范围,无意跟任何国家打冷战热战,但也会坚决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我们认为世界各国的命运紧密相连,冲突对抗没有赢家,和平合作没有输家。我们追求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倡导以对话协商化解分歧争端,以开放合作推动全球发展,以交流互鉴消除误解冲突,以共同发展代替零和博弈,让世界各国在国际活动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坚持走互利共赢的发展之路。中国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断实现更大力度、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让中国同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为其他国家提供更多发展机遇。习近平主席亲自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正是互利共赢发展的实践平台,已经成为中国提供的最受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我们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致力于把“一带一路”共同建设成为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让各国共享发展红利。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不回避应尽的国际责任,将秉持正确义利观,力所能及地为有需要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附带政治条件的援助,帮助受援国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改善人民生活。

  ——中国坚持走开放包容的交流之路。多姿多彩是人类文明的天然形态和魅力所在。文明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文明是包容的,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和珍惜。各国应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基础上,摒弃傲慢与偏见,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存。努力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积极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加强互学互鉴、共同进步。摒弃意识形态之争,跨越文明冲突陷阱,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模式,让世界文明多样性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中国坚持走公平正义的治理之路。大小国家相互尊重、一律平等是时代进步的要求,也是联合国宪章首要原则。习近平主席说,大国更应该有大的样子,要提供更多全球公共产品,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中国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始终践行多边主义,推动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共同分享发展成果,共同促进世界福祉。我们反对单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