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驻波兰大使孙霖江在波兰《论坛报》发表题为《中国经济向好是世界经济的重要利好》的署名文章,从中波两国日益密切的经贸联系入手,结合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和中波贸易数据,全面宣介中国经济潜力和韧性,指出中国经济向好不仅为中波经贸合作带来新机遇,也有力提振国际市场信心,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新增量。
孙大使表示,近期中国政府围绕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振资本市场等五个方面又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政策效能持续释放为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中国政府的政策决心也极大提升了外界对中国经济的预期。国际社会普遍看好中国增量政策的经济牵引力,认为中国能够实现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的目标。
孙大使指出,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中国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产业向“新”向“绿”加速转型。中国在全球的创新力排名上升至第11位,拥有26个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集群数量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一。今年前三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31.6万辆和83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1.7%和32.5%;新接绿色船舶订单的全球市场份额占比达75.9%。中国已成为全球“减碳”大国,出口风电光伏产品为全球减排总计28.3亿吨,约占全球同期折算碳减排量的41%,今年全球建造的大型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厂有近三分之二都在中国。
面对世界经济复苏艰难,个别国家搞“脱钩断链”“小院高墙”,中国坚定发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明确信号,展现与世界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坚定决心。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创新高,历史同期首次突破32万亿元人民币,其中进口达13.71万亿元人民币,增长4.1%;中国与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贸易实现增长,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5.21万亿元人民币,占比提升到47.1%。中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大幅缩减,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现“清零”。一个经济韧性强、市场潜力大、创新活力足的中国,正以自身发展为世界经济注入持续动能。
孙大使强调,中波互为重要经贸合作伙伴。两国元首今年6月成功会晤,达成多项重要共识,确认在经贸投资、互联互通、科技和绿色发展、人文交流等领域优先开展合作。接下来,中方愿同波方一道贯彻落实,共享合作机遇,实现互利共赢。
双方要深化互利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一是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共同推进中欧班列等重大项目合作,确保中欧班列顺畅运行,保障全球产供链稳定。二是推动绿色产业合作。加强在新材料、清洁能源等绿色低碳领域的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打造更多绿色经济增长点。三是促进包容发展。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领域,共同推动惠及面更广、包容性更强的发展,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
双方要维护开放市场,发挥建设性作用。一是促进经贸往来。中方愿扩大包括农食产品在内的更多波优质产品对华出口,欢迎更多波企业参加进博会等中国展会,将最新产品和服务推向中国市场。二是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对方企业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特别是在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等问题上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维护正常国际贸易秩序。
站在中波建交75周年新的历史起点上,中方愿同波方携手努力,共同推动两国经济社会发展,造福两国人民,并为世界经济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