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在波兰经济金融界报告会上的发言
2004-06-08 09:49
                             

尊敬的巴尔采罗维奇行长,女士们、先生们:

        感谢巴尔采罗维奇行长对我的邀请。我很高兴能够在金秋时节来到波兰进行访问。波兰在经济金融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借此机会,我向波兰人民表达由衷的敬意和美好的祝愿!下面我简要介绍中国的改革和发展。
        从1978年开始,中国拉开改革开放的序幕。20多年来,中国的改革与开放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1978——1984为第一阶段,重点是扩大农民和企业经营自主权;1984——1991为第二阶段,主要是在涉及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价格、财税、金融方面进行综合和专项试点;1992年至今为第三阶段,明确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年来,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1989年到现在的13年,是新中国历史上发展的最好时期。现在,中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标志概括如下:
        第一、 市场在各种资源配置中明显地发挥了基础性作用。产品的生产、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基本由市场决定。2000年,市场调剂价在社会商品零售额、农副产品收购额和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分别达到95.8%、92.5%和87.4%。
        第二、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基本形成。通过股份制改造和兼并破产,对国有企业进行了改造。国有经济占GDP的比重已下降到40%以下,但国有资产总量不断增加。到2001年底,国有资产总量为10万亿元,比1995年增长91%,为国家提供50%的财政收入。非公有经济蓬勃发展,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工业增加值中,1990年个体、私营等非公有经济所占比重是在10%,现已超过三分之一。
        第三、 宏观调控体系初步建成。国家的计划发展部门制定国家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财政部门维护财政收支平衡,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保持币值稳定。宏观调控手段正从行政计划指令转为运用税收、利率、价格和投资政策等调节经济运行。
        第四、 社会保障体系取得新进展。目前,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已初步建成,对深化企业改革、保障城镇居民基本生活,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中国把对外开放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从地域上看,1979年开放深圳等4个城市,1985年扩大到14个城市和沿海经济开发区,1992年开放到全国。从行业上看,除少数特殊行业和部门外,都已经对外开放。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1990年到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3%,比改革开放前30年平均增长速度高出3.2个百分点,比上个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增长2.5%高出6.8个百分点。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9.6万亿元人民币,按现行汇率计算,在世界的排名从1990年的第10位跃升到第6位;2001年外贸进出口为5098亿美元,比1990年增长3.4倍。在世界贸易中排名由1990年的第16位上升到第6位。1990年——2001年,实际利用外资5100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780亿美元,同期,我国在境外资产增加3000多亿美元。2002年8月底,国家外汇储备2530亿美元,预计全年增加600亿美元。通过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了小康水平。2001年和1990年相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2%,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一倍。
        13年改革和开放取得明显成效。从中我们积累了一定经验。一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二是坚持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三是积极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四是重大改革采取循序渐进原则。五是抓住机遇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世界经济发展低落的情况,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1998——2002年共发行66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分别拉动国民经济增长1.5——2个百分点。同时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7次下调利率,货币供应量每年增长14%,保持人民币汇率长期稳定。以上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保持强劲发展。2002年经济增长预计在7%以上。
        当前,我国改革和发展也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一是下岗职工和失业率较高,两者相加,可能达到9%,但是,由于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比较稳定。二是收入差距扩大,基尼系数上升到0.4。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三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虽然逐步下降,但仍高达23%。这些问题将在改革和发展中逐步解决。
        今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将进一步动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团结奋斗。“十六”大后,中国的改革要有新思路,开放要有新局面。预测到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超过2万亿美元。
        我这里简要讲讲中国金融业进一步改革、开放情况。目前,全国新增贷款中,国有商业银行所占比例已下降到49%。中国将对4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并积极引进外资入股现有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目前,货币市场利率和外币存款利率已经由市场决定,对人民币贷款利率允许上浮30%,存款利率上浮正在试点。我国将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最终形成由市场决定的、中央银行调控的利率体系。到2006年,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逐步开放保险业,但中外合资寿险公司的外资比例不超过49%;引进外资证券公司,暂不允许其从事人民币股票承购包销业务。我国于1996年实现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对资本项目收支已实行部分可兑换,目前主要是禁止用外币购买人民币证券资产。现在正研究通过设立合格的机构投资者机制,推进资本对外开放。我国从1994年开始实行市场供求决定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但浮动幅度较小。1994年1美元兑8.7元人民币,目前1美元兑换8.27元人民币,8年中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升值5%,实际有效汇率升值40%左右,人民币汇率长期稳定,对扩大对外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参加世贸组织以后,中国国际收支变化加大,我们将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扩大资本项目开放,为推进人民币可兑换创造条件。
        中国愿为国际金融体制改革和亚洲金融稳定做出贡献。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我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中国与日本、韩国、泰国签定了共7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定,与其它东南亚国家的货币互换协议正在进行中。
        中国一贯重视发展与欧洲国家的关系。在即将召开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期间,我将和杜伊森伯格行长签定中国和欧洲央行的合作协议。中国人民很行已决定今年年底前成立驻法兰克福代表处,进一步促进与欧洲金融界的交流和沟通。
        近年来,波兰一直是中国在中东欧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去年双边贸易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两国金融界的合作也在不断加强,特别是去年波兰国家银行巴尔采罗维奇行长访问了中国,介绍了波兰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经验,进一步增进了中波金融界的相互了解。波兰实施的“国有企业和银行重组计划”,对我国降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很有启发。我希望通过我此访问,认真学习波兰金融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进一步促进两国中央银行之间的交流,推动整个金融界的合作,从而为两国经贸关系的更快发展做出贡献。
        谢谢!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